| 楊勝安的繪畫人生 | 我兒勝安 | 藝術獎學金 | 感恩義賣 |
| 彩繪世界 | 淺談躁鬱症 | 海外急難救助 | 網上競賽 |

www.AnAnArt.org 

 

《看見臺灣》的美麗與哀愁

作者: 楊勝傑               2013/11/16

原文出處與連結:

【讀者投書】楊勝傑:《看見臺灣》的美麗與哀愁-獨立評論@天下.天下雜誌

齊柏林,我一直以為是位外國人,早在中正紀念堂戶外展覽的那一次,我看完了美麗的鳥瞰台灣,我還是以為是外國人才來台灣做這件有意義的事。

有幸看到預告片後,深入去看更多幕後花絮,這才恍然大悟,原來齊先生是臺灣人,原來齊攝影師已變為齊導演,為的能讓更多人看見臺灣,認識臺灣。

對於紀錄片我一向興趣不大,亦不會主動去觀賞。電影之於我,早已從好萊塢轉變為卡通、親情或教育。直到日前深夜,拖著疲累身軀回家,打開電視,在公視上與李惠仁導演相遇。原來,記錄片不只記錄著某事的發生與經過,它可以揭開神秘的面紗,它可以為社會帶來改善及教育的機會。

上週二一早,我決定帶全家人一同前去觀賞《看見台灣》,因為那天是孩子的生日,我決定要給他們一份不同的生日禮物。

孩子多大?小二及大班。看的懂嗎?我不在意。我只擔心孩子會不會坐不住影響到別人,我只在乎,這樣的臺灣美景與危機將種下一顆種子在孩子的心中。

劇院初始,一部部好萊塢電影透過預告搶著鏡頭,我想我大概了解電影的脈絡與結局,欣賞的應該是場景的逼真、與大把銀子的衝撞與爆炸,無疑是紓解心靈的最大享受。

緊接而來的是繽紛森林,景色唯美搭配溫泉的渡假村宣傳,適合大富人家享用,而此景又何嘗不是經過破壞而得?

此心此念已於心中滋長許久,每望山中別墅,整地後改種名花與珍貴扁柏;每望遠山,看見原始林木中交雜著一片片的果園與檳榔,內心總是心痛。

因為,我的老家即是身處在滿山檳榔林中,我無力也無法改變老人家對於經濟的渴望;因為,我也是依賴著綠金而生長,我了解那是農人維生的方式,記憶中,從橘子、龍眼、蓮霧、柿子在股市狂飆的年代,全部換植成檳榔,因為隨著無法抵擋的蟲害與年齡的衰老,綠金相對來說,是簡便而可快速致富的選擇。

當腦海尚在思考山林間的貼布,突然一幕幕美景劃過天邊,孩子直問還沒開始嗎,思緒才被帶回美麗的臺灣,這是哪裡?我也未曾見過,期待著文字的解說與人聲的來臨,怎麼都沒有人講話。惦惦!電影已經開始,先看看美麗的臺灣吧!這,就是我們住的臺灣!

吳念真導演的旁白,我不確定孩子聽不聽得懂,但每一字句都隱含著長長的深思;每個畫面都帶來極大的震憾,祝山的背側、山路的腳下、魚塭的海岸、花蓮的山頭、巨人腳印與周圍遭暴雨伏倒的稻田,幕幕烙印在心底。

洪箱女士「蟲吃剩的才是我們的」,賴青松的「穀東俱樂部」從天下記憶中被拉了出來,最後隨著孩子登上了臺灣之巔,隨著節拍鼓動雙手,心底與孩子齊唱出臺灣好聲音,最後在孩子特別禮物下完美畫下句點,雙手好想高舉與直昇機中的齊導揮手。

而我的孩子呢,老大初始有發現所觀景象與平日不同,所以詢問如何拍出,老二伴隨美食與飲料歡渡生日,二位見著臺北101與板橋興奮不已。出了戲院,找不著電影海報合影,還好院外剛好播著預告片,帶我們重回片中,讓我與老婆可以恣意地教育孩子片中種種,灌溉剛剛種下的種子,期待其發芽滋長。

而我心中那巨大腳印海報的疑問,亦以獲得解答,齊導不只要帶大家走出世界,更要帶領大家走進戲院,看見臺灣。

惟,心中的大問號依然未解,政府看見臺灣了嗎?然後呢?企業看見臺灣了嗎?然後呢?商人看見臺灣了嗎?然後呢?而我家山上那一片片的綠金樹可以如何改變?又可以如何維繫既有者的生活無慮呢?

破壞與發展如何獲得平衡?是否可以不再破壞,而在既有中獲得資源,留給孩子一抹原始綠意呢?

改變,從新開始,改變,從心開始,此行雙親無法與會,我會另行購票請其一起看見臺灣,一起思考,一起改變!

 

原文出處與連結:

【讀者投書】楊勝傑:《看見臺灣》的美麗與哀愁-獨立評論@天下.天下雜誌

上一頁 回主頁 下一頁